昨天晚上读完了《弹性自我:中国青年如何使用社交媒体》的第一章《Introduction》,对青年人利用社交媒体塑造“弹性自我”的理念非常认同。读到一半时,就给一个朋友打电话,分享这一理念,推荐他利用社交媒体重塑个人身份。
朋友在老家工作,在县城的一个电子产品厂里,住在农村的家里。朋友性格比较孤僻,很少与人沟通,也没有朋友,QQ,手机也很少使用,家人和村里的亲戚对他很失望。我一直想帮他走出自身的困境,但没有找到合适的方法,他自己也有些心灰意冷,自暴自弃。
我建议朋友开立一个新浪微博账号,并告诉他可以在这个平台上关注自己感兴趣的人,发表自己对一些事情的见解,而不用担心这些信息会被家人看到,因为他的身份隐藏在账号后面。他迟疑了一下,表示会去尝试一下。
在论文里,Tricia将青年人利用社交媒体的阶段划分为探索、信任和参与三个阶段,现在只是把他引入了探索阶段。我希望最终能帮助朋友利用社交媒体开拓自己的视野,在网络上建立起自己的个人身份,最终能帮助他在现实的世界里也可以获得自信和成长。
期待和大家的讨论。
你需要 登录 才能进行回复。
Tricia Wang(王圣捷)的博士论文《和陌生人说话:中国青年和社交媒体》用“弹性自我”来描述中国青年使用社交媒体的状态,他们倾向于在网络空间和陌生人对话,
学友:10 讨论:5 浏览数:2960
由新四年创建于2014-05-01
本微课其它4条讨论
关于Introduction部分的一点笔记 |
研修小结 |
对Tricia调查方法的感动 |
微课研修计划提议 |